足迹
打造千年世家,从边关小卒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

当王大石带着十几辆装得冒尖的大车,浩浩荡荡地返回城南车行时,整个奇兵司都沸腾了。

他高高地坐在第一辆大车的车辕上,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尊得胜归来的门神。他没有刻意宣扬什么,但那挺得笔直的腰杆,以及身后仓库卫兵们那副敢怒不敢言、毕恭毕敬的模样,已经说明了一切。尤其是他从怀里掏出那枚黄铜腰牌,交还给陆远时,眼尖的匠人看到了上面沾染的一丝暗红血迹。

一时间,所有望向陆远的目光,都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如果说,昨夜的惊马木鸢,让他们觉得这位年轻的主事是神人,充满了神秘与敬畏;那么今天,王大石的雷霆一击,则让他们明白,这位神人不仅有通天的奇谋,更有不容挑衅的雷霆手段。他所建立的权威,是真实的、强硬的,是敢于用血来捍卫的。

这种认知,比任何言语上的激励都更加有效。它让所有人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和怠惰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信服和隐隐的恐惧。他们知道,跟着这样一位主事,要么建功立业,要么......死无葬身之地。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主事,东西全在这了,一样不少!王大石瓮声瓮气地报告,声音里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

陆远接过腰牌,用袖子不着痕跡地擦去了上面的血迹,仿佛只是拂去一点灰尘。他平静地点点头,脸上无喜无悲。

辛苦大石叔了。他没有去问过程,也没有评价对错,只是淡淡地说道,把材料按我的要求分类入库。核心物料,由钱司吏亲自看管,任何人不得靠近。其他人,立刻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这种举重若轻、波澜不惊的态度,反而比任何嘉奖都更让王大石心安。这说明,他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在主事的预料和掌控之中。

随着陆远一声令下,整个车行大院立刻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工坊。匠人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按照陆远的分工,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生产。

陆远此刻,则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业余工程师的惊人才能。他不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神人,而是一位亲力亲为的总工程师。

在陶匠区,他亲自拿着卡尺,检验每一只陶罐的胚体厚度和开口尺寸,确保它们能在承受投掷力度的同时,又能被轻易击碎。他对误差的要求苛刻到毫米级别,让那些干了一辈子活计的老陶匠都暗自咋舌,他们从未想过,一只小小的罐子,竟有如此多的门道。

在铁匠区,他画出了内部撞针和弹簧的草图。这个时代还没有成熟的弹簧钢技术,陆远便指导铁匠们用韧性最好的熟铁反复锻打、淬火,制作出一种简易的弹性机括。当第一枚合格的撞针在小小的机括作用下,成功地弹出来时,围观的铁匠们爆发出了一阵惊叹的欢呼。他们看陆远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一位本门类的祖师爷。

最核心的,是那个被士兵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密看守的独立院落。这里,是狼毒烟配方的混合之地。

钱有德带着几个最可靠的亲信,人人用湿布蒙着口鼻,小心翼翼地按照陆远给出的比例,将磨成细粉的硝石、硫磺、木炭,以及干辣椒粉、狼毒草粉等刺激物,进行混合。

陆远亲自监督着每一步操作。他深知,这原始的黑火药配比,威力虽不大,但依旧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他反复强调:动作要轻,严禁撞击,远离一切火源!这东西,能救我们的命,也能要我们的命!

他的严肃和专业,让院内的气氛凝重而神圣。钱有德等人仿佛不是在制造武器,而是在进行一场神秘的炼金仪式。

时间在叮当的锤击声、陶轮的转动声和药粉的摩擦声中飞速流逝。

在陆远的统筹规划下,一条原始却高效的流水线作业模式,奇迹般地出现在了这个十六世纪的朔方小城。陶罐烧制、机括锻造、火药混合、引信制作、最后组装......每一道工序环环相扣,并行不悖。

仅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当第二天的晨光再次照亮车行时,三百多个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却暗藏杀机的陶罐,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仓库的木架上。它们静静地待在那里,像一群蛰伏的凶兽,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

陆远拿起一个成品,在手中掂了掂,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这就是他对抗冷兵器时代人海战术的底气,是他为黑汗大军准备的第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