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磨刀霍霍(第1页)
磨刀霍霍鸿途客车订单量大增,这是钢城汽车厂没有预料到的,李学武也是一样。之所以把产能控制在每个月交付6台,就是觉得这台车的受众有限。你想吧,这年月一台212吉普车也才三万多块钱,钢城汽车给鸿途客车开价8万到13万。从去年7月份红星厂送给周先生磨刀霍霍办公区五座办公楼,一年前大家还挤破脑袋地拼抢办公位置,现在没人抢了。机关办公人员暴增之后,红星厂开始了机关人事变革,分厂和分公司等一级、二级、三级分支机构的机关逐渐成立,相应人员下调充任。钢城轧钢厂机关成立以后,红星轧钢厂机关逐渐向集团机关过渡。还留在这里的机关干部主要分成了三批次。首先是已经确定要归纳到集团机关的干部和干事,其次是暂时驻留负责轧钢业务的干部和干事,最后则是为新京一轧钢厂培养的干部职工。集团干部职工会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的年初直接搬去集团办公大楼。轧钢厂驻留干部职工则会随轧钢厂职工一起搬去钢城,这些人有部分人员是挂着钢城轧钢厂干部职务的,过去就直接上岗了。为新京一轧钢厂培养的干部职工,则会随同现有红星轧钢厂的设备一起调去属于京城工业的新轧钢厂。三股分流,这里的办公楼真就会人去楼空了。其实从今年开始,红星轧钢厂厂区就已经陆陆续续关闭了一些车间,调走了一些干部职工。钢城工业整合了五金工业、电子工业、冶金工业等等,轧钢厂需要的配套工业都可以从钢城完成生产和加工,就算加上运输成本也比这边低。搬迁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闭的车间,调整的部门,调走的人员,都在整体规划方案之中。但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红星厂逐渐的空了,虽然这种空是相对的。李学武刚到红星厂的时候厂职工人数也才一万多,现在就算逐渐搬迁,也还有将近3万人在厂区。轧钢工业三班倒,是要在两年之内超额完成一些任务,做好搬迁期间的计划储备。老李为什么会在意职工和部门的疏解工作?很简单,无论是部门动,还是人动,就等于人事动,这两年他一直都在做这件事。你当老李只会喊接着奏乐接着舞?李学武同他配合工作了两年多,对李怀德再了解不过,包括他的这些动作。李怀德全面接手红星厂的工作也才两年多一点点,此前从未重视过人事培养工作。至少没有现在这般重视。你不能说他熊瞎子掰苞米,他以前倒是想插手人事工作了,可杨凤山和杨元松能给他这个机会?一个管后勤工作的副厂长,能把后勤、服务和保卫几个部门的人事盯紧了就不错了。其实说起来,从现在往回看,老李手底下这些人还是很能打的。当然了,三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接连折戟沉沙,最后只跟着他走出来一个董文学。这还得说董文学有个好妻子,好学生,否则他在去钢城的,毕竟是他最为熟悉的。”“你知道还忍着他?”景玉农微微挑起眉毛,似是撺掇地说道:“这可不像是你的脾气。”“我什么脾气,我现在相当的有涵养。”李学武抹索一把脸上的水,看向景玉农坏笑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做一个老实人。”“呵呵——一点都不好笑。”景玉农咧咧嘴,转过身去说道:“你是要对付李怀德吧。”她走回主卧,扯了自己的浴巾回到门口,等着李学武出来。“别玩的太过火,李怀德在这个位置上,比换谁上去都强,包括谷维洁和董文学。”“你想多了,老李对我可不薄,我怎么可能算计他呢。”李学武走出来,接了她手里的粉色浴巾看了看,没在意地围在了身上,“江湖一点地说,我们可是手足兄弟至爱亲朋一般的感情啊。”“嗯,听你这么一说,我更加肯定了。”景玉农白了他一眼,回到主卧后靠在了梳妆台上,淡淡地说道:“我只是提醒你一句,别得意忘形。”“瞧,你还是不了解我。”李学武走到她身前挑起她的下巴认真地说道:“我就算得意,也不会忘形的,更不会忘了你。”“一边去——”景玉农受不了他的德行,拍开了他的手,嗔道:“你以后注意点,别……”别什么,她没好意思说出来,但嗔怪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得嘞,既然你不喜欢。”李学武笑着扯过自己的衣服穿了起来,“下次我准备地方,约你。”“还说不会得意忘形。”景玉农哼了一声,语气有些萧索地说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一错再错。”“唉——”听了她的话,李学武摇头叹气道:“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都是我的错好吧,你千万不要承担这些压力,怨我怨我。”他站起身穿了裤子说道:“都是我浪荡不羁,贪图你的美色,诱惑你,勾引你……”“闭嘴吧你——”景玉农被他说的不好意思了,内心的一点愧疚和感慨消散一空。他最是能扯淡的,要不怎么能跟李怀德混在一块去。“你要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李学武提上裤子就想不认人了,“悬崖勒马,尤未晚也。”“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我。”见景玉农眯起了眼睛盯着他,李学武扯了扯嘴角,穿上衬衣说道:“我对你可是认真的。”“满嘴屁话。”景玉农懒得再听他的忽悠,这人说十句话,有九句半都是假的,谁信他谁就是大傻子,“快走快走,我现在不想看见你。”“这话说的让我多伤心啊。”李学武穿戴整齐,冲着快要没耐心的人7挑了挑眉毛,坏笑道:“送你的衣服要穿啊,特意给你订做的。”“滚吧你,那么多废话呢。”赶了李学武出门,景玉农脸上的嗔怒化作了红晕,是想到了他送的那些礼物。这人没有正型的,连送礼物都带着玩闹的。真要穿他送的那些衣服,怕不是连门都不敢出,羞也要羞死人了。不过他也不是总没有正型,送的那些衣服是开玩笑故意逗她的,可手表首饰什么的,却是真金翡翠的,看着就价值不菲。景玉农为啥敢收他送的礼物,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跟他的特殊关系,只用人到中年,夫妻似是兄弟来形容是不全面的,也许还有对平淡人生的反抗,想要寻求一些刺激。或者再直白一点,随着红星厂向集团迈进,组织生态愈加的复杂,她需要一个完全的助力。能从红星厂阶段坚持到集团,这压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她也曾经抗争过,坚持过,不过都被现实击垮,证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她不足以独当一面。一个李学武,配合李怀德就能将她打的体无完肤,还说什么独当一面。所以打不过就加入,有过部委工作经验的她很容易就能找准自己的生存位置。同李学武在一起,她并没有吃亏,倒不是说身体上和精神上,主要是工作上。如此关系,帮助她快速确定了在组织生态中的地位,化解了来自后背的危机。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李怀德一方的态度,同时还不用承担李学武这一方的压力。所以跟他在一起的这一年以来,她在工作上表现的愈发如鱼得水,沉稳干练。要说她照顾李学武,倒不如说李学武帮助她,双方各有所得。李学武同多个班子成员有所牵扯,在集团内部关系网庞大,且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很难讲到底是李怀德选择了他作为接班人来培养,还是李学武选择了李怀德做顶梁柱来支持。看似平静的集团生态,实则暗流涌动,苏维德搅起来的浪花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也许有外力在觊觎集团的利益。从年中开始,景玉农明显感觉到李学武有所布置,似乎是在针对李怀德。可从道理上又说不通,她不觉得自己能看清的局势,李学武会看不清。这个时候绝对不适合放倒李怀德,或者换任何一个人上去都不如李怀德。无论是谷维洁还是董文学,都不可能得到上面的信任,掌握红星钢铁集团。贸然行事的结果就是集团组织生态分崩离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如果不是针对李怀德,那李学武看似针对李怀德的动作又是针对谁的呢?首先可以排除她,同李学武早就讨论过的,她实在不适合负责业务工作。李学武给她的建议是,放弃幻想,专注财务工作,就做集团的财神爷。其实做财务工作没什么不好的,真放弃了业务和正治方向,她倒是轻松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发展前景明亮了,上面一定会看到她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她自信不会跟李学武一系争抢什么,李学武应该能够信任她,所以先排除了她自己。谷维洁?董文学?这两人她是了解的,跟李学武牵扯着一定的关系,不可能有矛盾。薛直夫?程开元?这两人倒是有可能,程开元几次遭遇都有李学武的影子,难说现在的老程恨不恨李学武。机关里的事哪里说的清楚,就算是现在说不恨,一旦有了机会,谁知道他会不会变脸。至于说薛直夫,这个人她还真就看不懂,保守、孤立,在集团工作中是最为坚固的一方。就连李怀德都拿不下他,更不在组织生态中站队,最近同程开元走的非常近。也不能说同病相怜,但程开元确实得了他不少的支持和帮助,能快速恢复工作状态,离不开薛直夫的帮忙。除了这些人,就剩下新来的几个班子成员了。苏维德不用说了,李学武一定有所布置,高雅琴和张劲松呢?李学武虽然没有明说,但她也了解了不少,高雅琴应该是受李学武的邀请来的红星厂。或者说,就是两人谋划。高雅琴在集团中负责经济工作,正是她和李学武被李怀德分割出去的工作内容。不知道李怀德看没看得出高雅琴同李学武的关系,但即便是看出来了,景玉农相信老李也不会表态的。正治就是这样,买定离手,不能后悔。李学武能安排人接手他抛出去的工作,继续对集团的经济工作施加影响力,那是他的能耐。但老李分割他和景玉农的影响力也是一种能耐,这就是妥协的艺术了。张劲松这个人还是比较特殊的,从性格上就能看得出来,同班子成员都不怎么合群。老李似乎也曾经想过招揽他,却没见张劲松有什么表示,似乎仗着上面的关系,在集团里等待机遇,一飞冲天。这么一连串地思考下来,景玉农琢磨了好半天,都没想出来李学武到底要算计谁。总不能是病秧子熊本成吧,那位一年有360天是在厂医院里度过的,李学武犯不上如此。最有可能的是李学武即将去往钢城,一连串的动作和布局就是为了方便此后的工作。同时也在防备他去往钢城期间,董文学调动回京无法快速接手工作期间,老李或者其他人趁虚而入,有什么动作。所以,八月份了,李怀德选择什么时机调董文学回京,调李学武去钢城。很多人都在磨刀霍霍,等待时机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