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饮食男女演员的现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后浪(第1页)

后浪“看什么呢?”“书”顾宁言简意赅地回答了李学武的没话找话,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继续看着手里的。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站起身说道:“看来书中自有颜如玉啊,有比我还好的男人?”看着嘀嘀咕咕表达不满后上楼去的李学武,顾宁嘴角忍不住翘起,露出了得意的微笑。楼上,李学武洗完了澡,换好了衣服,看了一眼客厅,走回到书房拿起电话给钢城打了过去。约好的,电话叫了,没多长时间就接通了。长途,如果不是重点企业之间的沟通,民宅的电话很难打的通。而为了说话方便,对民宅电话的监管并没有企业里的那么严,一些话防备着点说也就没啥事了。不过电话接通后,董文学跟李学武说起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因为王淑敏怀孕了。董文学说王淑敏亲口跟他说的,想要结婚。他能怎么办?王淑敏想要照顾家里人,想要过好生活,尤其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习活动在钢城搞的比京城还厉害。有些人都是成车的东西往家里拉,都不背着人了。而董文学在炼钢厂却是保守的,对那些闹变革的人也是以分离、安抚和瓦解为主,更是借着轧钢厂的风,把炼钢厂的气理的很顺,压的很扎实。但是,这样一来炼钢厂的活动表面上搞的热闹,可实际上没有谁因为这个活动出事。尤其是其他厂出了大事以后,炼钢厂这边持观望态度的人更加的警惕了。一有情况不对了,住在厂里的董文学便能后浪李学武点了点张国祁,轻声说道:“装修的事,找给招待所装修的那个窦师傅,就是承建咱们居民区的东风建筑合作社负责人”。“啊?他?”张国祁表示很怀疑,一个合作社建筑队,接了居民区项目都费劲,再干装修忙的过来嘛!李学武却是解释道:“他们人手多,都是临时工,干活快着呢,比维修队的大爷强多了”。“还有”李学武轻声说道:“他们那里有古建筑师傅,都是老手艺,特别适合这种建筑”。“好好好!我一会就去找他!”张国祁点头答应了下来,不管这个什么东风建筑到底跟李学武是什么关系,只要能干完活,西风、南风、北风啥风都行,叫红中白板都行。“你继续说。原联合企业管理处干事于果。生产管理处七车间主任肖力明。生产管理处十二车间主任…………生产管理处和联合企业管理处是这一次调查的重点,也是大学习活动中案件泛滥的重灾区。几个车间主任和内部干部都或多或少的有问题,联合调查会议的意思就是大的小的都要查,不留死角。会议过后,留下两个处室的人继续沟通,薛直夫示意李学武跟他到了办公室。等秘书准备好茶水出去后,两人沉默半晌,才由薛直夫打开了话头。“情况有些严重啊”薛直夫放下手里的茶杯,皱着眉头说道:“涉及到的人数多,部门广,尤其是多数跟大学习活动有关系”。李学武同薛直夫一样,低眉垂目的,刚才一直没说话,就是在等薛直夫说话。要办这一系列的案子,没有个大个儿顶着根本办不下来,他自认为自己个子不够高,保卫处扛不住这些压力。可能在调查之初就会被压下来,甚至自己都有麻烦。但有薛直夫在就不一样了,保卫处独立调查的都是那些个人伤害案件,或许会涉及到一些干部,但也只是对个人进行调查。一旦超出李学武划出的线,直接上交给联合调查组,由纪监牵头,保卫处转为协助。纪监本身就是查这个的,谁来都没用,李怀德都不敢压,这就是个定时炸弹,谁碰谁灾殃。倒不是说现在的管委会没有这个影响力,也不是说李怀德不能压,他想要继续进步,坐稳轧钢厂,他就不会这么做。李学武有信心,有信心劝薛直夫坚持住,有信心李怀德不敢怒。“薛书记”李学武放下茶杯,抬起头看向对方提醒道:“大学习活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借大学习兴风作浪的那些人”。薛直夫抬起眼眸看了看李学武,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他还在考虑这里面的状况。李学武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学习活动是全厂开展的一次有秩序、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向上的活动”。“但是”李学武又强调道:“有一些人趁机窃取变革的胜利果实,在大活动中上蹿下跳,曲解思想,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当薛直夫看过来的时候,李学武端起茶杯说道:“纪监处接二连三的收到群众举报信,信中详实地记录了一些人的丑恶行径,列举了违规犯罪事实”。“薛书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得不查啊~”“……”薛直夫脸皮抽动了几下,他听着李学武的话心脏怦怦直跳,总感觉自己要做什么错事似的。尤其是李学武站在全局的高度上阐述了这一次想动的原因和动机后,他更觉得轧钢厂最危险的恐怕不是……“嗯”薛直夫点点头,应了一声,又迟疑地问道:“举报信……?”“会有的”李学武点头确定道:“您要相信群众,相信广大职工爱厂护厂,嫉恶如仇的决心和良好品德”。见李学武这么说,薛直夫再次点了点头,虽然他的嘴角扯的厉害,但还是忍住了没说出口。只是在随后的喝茶动作中,眼神不住地瞥向对面的李学武。前几天李学武来找他汇报工作时,他其实就看出了李学武的意图和动机。至于为啥要支持李学武展开调查行动,这里面有岗位职责的因素,也有李学武是纪监一份子的因素。最大的因素就是,他作为轧钢厂主要领导之一,有职责,也有义务维护轧钢厂的稳定。有些人的做法已经影响到了轧钢厂的大局,更是对轧钢厂的发展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和影响。他对李学武的感官是很模糊的,他也不大能确定李学武的思想意识形态,在一些事情的做法上,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态度,都不能说明他到底偏向哪一边。或者说,他已经有了上桌的能力,开始了未来的布局。薛直夫并不赞成王敬章在大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更不希望杨凤山的干部生涯是以这样一种形式落幕。当然了,他也不反对李怀德进步,因为在他看来,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一样。就像是时代中的人,只能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进,或者被车轮碾压在地上。李怀德坐到了那个位置,他也是要承担轧钢厂积极发展的重任,不可能任由他为所欲为。事实证明,轧钢厂并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左右其发展的。集体和组织会在发展过程修正这些作为,把一些不作为的人甩下去。同时也会不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后浪,推动着轧钢厂向前进。眼巴前坐着的这个就是后浪中的代表人物,年轻有为,浪劲儿十足,就是有点太浪了。“以前有没有想过会来纪监工作?”“哦?真没有”李学武没想到薛直夫沉默半晌会问出这个,笑着回道:“因为不了解,没经验,想都不敢想”。“呵呵呵~”薛直夫难得的露出了微笑,道:“我还没听哪个大学有纪监专业的,这是工作岗位,又不是多难的技术”。“可能是对组织纪律的畏惧之心吧”李学武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我是个比较耿直的人,心思没那么多,干业务工作还能被原谅和包容,要是做组织工作,怕做错事,给组织添负担”。“嗯~这是很难得的”薛直夫点头道:“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说着话,看向李学武说道:“干纪监工作,自己得干净,有担当对组织忠诚,有责任心”。“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在实践和探索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坚定不移地遵守组织纪律,勇敢地同腐化做斗争,更要在……”……薛直夫同李学武讲了很多,他的工作经历,他的工作经验,他的学习心得,甚至是一些自己总结的工作方法。李学武听得认真,薛直夫讲的也认真,办公室一直没人来打扰,显然秘书是把所有人都挡在了外面。直等到办公桌上电话铃声响起,薛直夫才真切地对李学武说道:“谁都不是天生干纪监工作的,但做过纪监工作的干部一定会被组织所看重,好好努力吧”。“谢谢薛书记”李学武站起身认真地给出了答复,没有什么表态和虚情假意,反倒让薛直夫满意的笑了。主动跟李学武握了握手随即由着秘书送了李学武出门,自己走到办公桌旁接听电话出门后的李学武想着薛书记的话,同他的秘书点了点头,便外楼下走去。谠委楼这边比主办公楼短了一截,但也比保卫楼大,跟对面的辅楼是一样规格的。因为贸易项目的展开,后勤处和销售处的办公人员增多,业务量急剧提升。李怀德有意将销售处、后勤处,以及贸易项目办公室、联合企业管理处、居民区项目管理处、营城造船厂驻轧钢厂协调办公室、炼钢厂同工业化生产基地驻轧钢厂协调办公室等关联部门统一放置在对面的大楼里。原本在对面楼办公的各处室分支机构将会重新整合,该裁撤的裁撤,该合并的合并,不能处理的,将会分流到主办公楼、谠委楼,或者现在后勤处正在使用的原保卫楼。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怀德并不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但轧钢厂的办公区只有现在的四座办公楼,为了业务方便开展,他是不会错过这个表现他管理能力的机会的。李学武知道其他工厂已经开始进一步简化部门管理机构了,二十几个处室整合成五个,这是上面倡导的。但这不是李学武愿意看到的,任何人事变动都会给轧钢厂的现有的正治生态造成影响。一旦打破平衡,二十几个人争五个位置,恐怕会引起再一轮的争斗危机。就像刚才薛直夫所表现出来的担忧,他难道不清楚张国祁做了什么?还是他眼睛瞎了,不知道张国祁帮李怀德做了什么。当看见保卫处提供的证据慢慢地把张国祁推出来的时候,薛直夫开始担忧,这个案子会不会带出李怀德,进而影响到轧钢厂现有的平衡。对于他来说,那些身外之物并不算大事,一个李怀德也不算大事。而案子的调查一旦因为牵扯到李怀德,引起对方的反扑,造成轧钢厂被割裂的影响,那就是大事了。所以薛直夫把李学武叫到了办公室,想要问清楚他的态度。这个案子到底要查到谁,查多少,有没有应对措施。结果是好的,两个人对这个案子达成了默契和共识。(本章完)